任何一项完善的政策都有其发展的过程,虽然当前“985工程”和“211工程”确实引发了一些问题,但“985”、“211”高校的办学底蕴、科研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众说纷纭的“存废之争”更多的是对“教育公平”的探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让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
近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争议其存废问题,有人诟病它们头顶的“帽子”像标签一样,把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标出了穷富贵贱的“等级”。而在就业市场,它们也被高看一眼。显然,关于“985”、“211”的争议不那么简单
前不久,一名标注为“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官方微博”的微博用户发布:深圳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招聘专场招聘技术类应届生,薪资标准“看院校”:“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华、北大、电子科大
此前网传的废除985、211工程,很可能是不再开展985工程、211工程新项目,并不是要废除985、211整个行动计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战略。 而更多人关注的是,如何从根本上消除985、211工程对高校的“标签化”,我国入选985
近来,一些教育专家指出,近20年前制定的“211”“985”工程与现今的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并不太完全适应,并且容易引发一些弄虚作假、教育“懒政”等“副作用”,比较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争抢经费、加剧教育不公。另外,由于“211”“985”的存在,一些
已经走过了近20年历史的“211”“985”工程,虽然在促进中国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211”“985”在获得国家科研经费拨款、学生就业方面的“含金量”越来越大,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未来走向值得关注。现状1:争抢经费
没有钱是办不出好高校的。这个链条很简单,有钱才能吸引好的教授,有好的教授才能有好的项目做出好的成绩,有好的成绩学校才能有好的声誉,有好的声誉才能有好的生源,有好的生源就有好的校友,有好的校友才有体面的校友捐款
(1)“985”工程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其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5个部分。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
一则“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官方随即予以否认。而舆论的轩然大波并未平息:科研经费分配的巨大悬殊,就业招聘时的公然歧视……伴随着关于教育公平的探讨,985、211的存废之争风波再度进入公众